法律新闻
 
包办婚姻让她痛苦18年 女子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终离婚
新闻类型:法律新闻 2019年3月4日

“我饱受父母包办婚姻的痛苦长达18年,通过法院的处理,如今终于解脱了。”当拿到蓬溪县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时,女子王珊如释重负地说。据了解,2月13日,蓬溪县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18年前的包办婚姻案。


父母包办婚姻  她生活得不幸福


原告王珊,是蓬溪某乡镇村民,从小家庭条件贫困。01年,王珊因家庭贫穷,在父母的包办下与身有残疾的男子陈钱结婚。“王珊嫁给陈钱时,还未满18岁,未到法定婚龄。”承办法官介绍,陈钱家庭条件较王珊好,但身有残疾,王珊嫁到陈家后,生活得一点都不幸福,但又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02年,陈钱、王珊共同生育一个女儿,07年,又生育一个儿子。夫妻俩虽然生育了一儿一女,但夫妻关系犹如一潭死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起夫妻感情,一直被父母包办婚姻的阴影笼罩着。


11年,王珊深感自己没有家庭地位,两人没有感情,外出广东、福建等地打工,6年未敢回家看望自己的一对儿女,其间,双方无任何音信往来。


法官巧办案  包办婚姻终结束


“从该案审查立案到通知被告陈钱领取传票,原告王珊都显得特别紧张、恐惧。”承办法官介绍,春节前,王珊哭哭泣泣来到蓬溪县人民法院,要求与陈钱离婚。


蓬溪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件后,承办法官数次到陈钱家中,调查了解该案实际,该案确属一桩包办婚姻。开庭时,双方的亲戚朋友来了一大群,有很大的对立情绪。承办法官针对本案的特殊情况,在调解时将两家的亲戚朋友全部请出法庭,只留下双方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参加,进行闭门调解。


调解中,蓬溪县人民法院不是办案而办案,而是从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通过承办法官对原、被告以及双方近亲属讲理讲法,从法律、道德、人伦、情理等方面做思想工作,解开了原、被告的心结。原被告双方当庭达成了离婚协议。


当庭调解签字确认后的第二、三天,承办法官用了大量时间才做通原、被告亲属的思想工作,此案“尘埃落定”。


 法官说法


我国《婚姻法》禁止包办婚姻


采访中,承办法官告诉记者,在遂宁市一些农村,还存在着包办婚姻的传统,这种传统违背我国现行《婚姻法》婚姻自由的原则。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六条规定:“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视为夫妻感情破裂。”法官提醒,女性一旦在包办婚姻中受到伤害,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婚姻自由的权利。


版权所有:邳州张海涛律师
苏ICP备19001704号 技术支持:邳州慧网